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之一——“东至乡贤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圆满结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及国家关于“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三下乡精神。2018年7月6日,“乡贤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龙发等老师带领下来到了池州市东至县,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调研团一行首先来到了周氏家风家训展览馆。通过对周氏文化研究协会成员的访谈,队员们了解到周氏家风文化的传承脉络与发展概况和作为旧乡贤的周馥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独特贡献。他兴办教育,捐巨资修建文庙大成殿、捐资研经书院、捐办池州中学;主导倡修《建德县志》等。这些措施,对今天的农村文化建设也极具有借鉴意义。

然后调研团来到张溪镇,寻找一批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新乡贤。在这里,我们寻访到了以欧阳怡然老先生为群体的张溪地方研究会成员们,他们在农村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开展乡村广场舞比赛,成立菊园诗社,出版期刊《张溪老街》。其中期刊《张溪老街》全国闻名,因为其诉说了张溪独特的老街故事和地域民俗。另外调研团前往了张溪中心小学,寻找池州好人——王孝纯老师。王老师矢志于用教育来振兴乡村,将知识化为细雨滋润着学生。他十分关注农村孩子上学问题,每个学期开始都会走访每一个失学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调研团又拜访了东至党校谢忠惠副校长与梅城村洪根妹书记。调研团向洪书记了解了梅城村在文化建设上的成就以及一些具体的措施,梅城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引导群众对文化的重视。当地挖掘整理保护梅尧臣文化,修复百姓曾为纪念他而建的梅公亭。同时修缮周馥接馆厅,并将它作为研学基地,定期派人向青少年儿童宣讲周氏家风文化。另外谢校长就农村文化建设向调研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形成一种理念,应发挥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相结合,共建美好农村文化。

调研团最后来到泥溪镇元潘村。元潘村地处泥溪西北,与江西彭泽浩山乡毗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来到这个村,就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村里有农民文化乐园,袁家山学馆等文体设施。这些都是元潘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康一直为村里的文化建设奔走的成果,通过对王书记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书记对文化的热爱源自于叔叔带来的熏陶。于是调研团来到王老先生家中对他采访,王老先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参加过抗战,一直酷爱诗书,热爱文化,这也深深影响着后来的王书记。村里面因为着两位新旧乡贤的存在,文化建设一直在传承,潘元村也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名村。

经过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况,更加感受到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队员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贴近农村生活和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培养了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这些宝贵的经历会给队员们学习生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池州学院学子服务社会的志向。